時光匆匆,奇怪,不是才剛寫完11月總結嗎,轉眼間12月就過去了。
12月訂定了幾個大方向:飲食.工作.讀書.運動.寫作.家人朋友。
希望這幾個面向都能好好平衡。這是支撐自己的幾大要素!
12月讀過的書裡,印象比較深的有幾本:
《努力得不到回報的理由是:練習每天一點一點放鬆自己,所有困難都會化為空氣》(大樂文化)
這本書提到其實我們生活中不用太努力,對於個性上比較執著的人來說(比如筆者本人),有些幫助。
我覺得生命中有些事情,並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回報的。像是喜歡的人就是不喜歡我,像是我明明很想成為什麼,卻總是鎩羽而歸。我們太過相信努力就能獲得什麼,或至少說服自己什麼,但,對於過度「用力」的人來說,學會不努力也是很重要的技能。
不過作者最後面講的一些事情,我覺得太超過了!簡直神教。適可而止就好了。盡信書不如無書。
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: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,用「設計思考」重擬問題,打造全新生命藍圖》(大塊文化)
這本書還蠻有趣的,目前我還在「使用」的半途上。是的,這是一本需要讀者共同操作使用的書。我喜歡這本書第一章開頭用的例子,史丹佛大學設計工作室外頭放著一個「YOU ARE HERE」的牌子。
這玩意很像在提醒你你就在這裡,像是活在當下的概念。
這本書提到幾個想法蠻有趣的,試著去辨識你遇到的是不是人生中的「重力問題」:這是無法解決的問題,再想下去也沒有用,因為重力是無法改變的。
或者是不是遇到了「船錨問題」:第一個出現的念頭,但根本困難到無法實行,只因為它是第一個念頭,而我們過於執著。
目前我還停留在操作過程中,或許下個月還能再分享一些新的想法。就目前閱讀下來的感覺,有些想法頗有幫助,這鼓勵我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。
我想,這本書應該頗適合才開始工作兩三年的社會新鮮人閱讀,尤其對於自己的方向仍舊迷惘的人。讀這本時,想到我最近重讀的《發現天賦之旅》(天下文化):
這本是我剛開始找工作時,給我一些幫助的書,這次重讀,發現已經不太需要了XD 我已經在找到天賦的路上,只是還需要透過不斷地努力跟實踐。但,如果是對於大方向還抱著迷惘的人,可以參考看看。
《生氣時,還可以從容表達的人才厲害:60個衝突情境的說話術》(方智出版)
有感於自己太愛生氣了,所以找了最近這本新書來讀。感覺說話術、表達力、情緒相關的書應該比小說好賣(其實不清楚),但至少需求量大多了。
這本書有提到一些可以學習的範例,頗實用。第一次讀的時候,有些對話因為太有既視感,說實在的,有點反抗,不過讀了幾次消化以後,慢慢也能內化,希望可以藉此練習成功,完成消業障的任務。
《人生是一個人的狂熱:日本暢銷書之神見城徹化憂鬱為驚人能量、解工作與生活之苦的生存之道》(時報出版)
這本,12月開書,今天才閱讀完畢。這是見城徹的作品,他是現任幻冬舍社長,以前讀過他另一本《編輯這種病》,沒特別有感。這本倒是不錯,完全見識到一個人對工作能有多狂熱,他的態度跟做事方式讓人忍不住有「這就是做大事的人吧」的讚嘆,翻完這本,想說這本應該賣得不錯吧?八月底出版的書,我讀的這本是初版三刷,四個月賣到三刷,應該算不錯的成績吧?只是就時報出版來說,我也不確定應該要到怎麼樣的數字呢。畢竟時報出版很多村上春樹的作品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