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12日 星期日

接受,還有放下──電影《氣象先生》觀後


  年初在電影院看《鳥人》時,腦袋一直想起這部片,《氣象先生》。兩者似有些值得比較之處。兩片的主角都是有點失意、背負著一些光芒而必須更努力的大叔(?)。只是就拍攝手法來說,還是傾向《氣象先生》這樣說故事的手法,《鳥人》的運鏡讓人暈啊啊啊(泣)。

  這部片由尼可拉斯凱吉主演,他飾演一位氣象預報員大衛,有著討好的外型,還有善於「表演」的技能。




影片開始,正是他人生一團糟的時刻,他剛和太太離婚,他和妻子、孩子們分居,他走在路上會被別人大喊著「氣象先生」然後砸來一杯奶昔,或是漢堡、三明治。所謂天降之物。

  他的衰運可不僅止於此,在不少情節片段,我們都會看到這樣的他──總是弄得亂七八糟,最後總沒真的對上對方的需求。雖然好像是在努力著,卻怎麼就是不對呢?難道他就注定要是一位失敗的兒子、(前)丈夫,還有父親嗎?



  這部片裡,印象最深的是大衛想和妻子重修舊好,兩人因而一起去參加了一個團體課。老師要他們在自己的紙條上寫上一個秘密,接著互相交換,讓對方代為收藏。當然,不能經過對方的同意偷看這張小紙條。他表面裝著答應了,卻在妻子去洗手間的時間立馬打開來看,紙條上寫著妻子對丈夫的抱怨。妻子當然非常憤怒,這段關係自然沒有繼續走下去的任何可能性。

  這個考驗,不知道有多少對情侶能夠順利通過。多麼艱難又多麼可貴,愈是親密反而愈要尊重,讓對方保有自己的隱私,一兩個小秘密,那又如何呢?這樣親近的兩人,究竟要多麼親近才能證明信任呢?或者,信任真的能用這些行為來證明嗎?

  接著,他的父親告知他自己即將因病離世,他的生活似乎來到了人生的最低潮。他的父親是一位知名作家,或許因此造就他心裡些微的陰影。這一生,能不能不負父親的名聲、父親的期望,成為他值得感到驕傲的兒子?當他決定要跟父親說他獲得《Hello America》的新工作時,他那有些膽怯又希望獲得讚美的模樣令人十分在意。

  沒想到,讓他感到挫敗又害怕的父親,卻也是讓他獲得解脫的那個人。


  大衛的父親得知自己即將去世之後,他們舉辦了一場生前葬禮。大衛和父親終於能放下一些,好好地對話。父親說,總要學著放棄一些事(這人生,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)。這次對話,終於讓大衛能輕鬆一點,能用自己的步調好好面對人生。

  
  後來的劇情,在此就不暴雷了。
  只能說,這真的是值得一看再看的片。

  我們一定也有過這樣的經歷。雖然態度十分認真,卻還是因為某些事件被誤會了,即便是十分用心地想與對方溝通,卻怎麼也對不上頻率,彷彿兩人是恰巧在這個時間站在同一個時空、實則來自不同次元的人類。(大概是平行時空的美麗錯誤?)

  直到現在,想起這些事,試著去思考,是不是能找到一個方法來為當時的兩人連上線呢?可是,人畢竟複雜又敏感,若是給自己一次機會,可以改寫哪個時空哪個時間的哪件事,那‧‧‧‧‧‧到底會是落在哪個座標上呢?我們覺得重要的那些,對方是否也同樣如此感覺?

  這是很困難的人生課題。不管怎樣,過去的若是做不好了,有可以再改進之處,再次碰到時,一定要在還能嘗試的時候使盡渾身解數努力,而且,更重要的是,這次,一定要好好傾聽那個人的心。這才是溝通的基本啊。





  


  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