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,韓劇《太王四神記》播出,挾帶著裴勇俊在日本、台灣打趴一堆粉絲的帥氣光環,裴勇俊終於在這部片──成神了。而這也是截至目前為止,裴勇俊主演的最後一部韓劇。
「裴勇俊現象」的相關研究論文極多,這個現象,不只出現在台灣,在日本也有「ヨン様ブーム」之說(勇樣熱潮,筆者暫譯)。有趣的是,不管在日本或台灣,裴勇俊的迷群裡,有不算少數的「師奶」,也因此這個「裴勇俊現象」的研究對象,往往落在「師奶」這個年齡層的迷群身上。(對於偶像─迷群的關係來說,這種比較多師奶粉絲的現象的確較為顯眼。)為什麼會迷戀他呢?在饒怡雲的碩論〈融化師奶的北極星—師奶迷戀偶像之消費行為研究:以裴勇俊粉絲為例〉裡有提到一點,是裴勇俊表現出來的「氣質」。
這個氣質究竟是什麼?大概無法用文字或語言來描述言喻,可能是他的笑容感覺陽光,本身氣質陰柔,若與別的男星相比,他的臉、五官,是美得多了,不管用上多少形容,答案還是無法明確,或許我們可以用「個人魅力」來一語概括。就像張國榮、梁朝偉、金城武,正是因為他們獨特,我們才能加以辨識「啊,這個就是xxx。」他們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取代。其中,應該也很難說沒有帶著愛戀的成分吧。無論如何,我們都要有「裴勇俊本身具有獨特意義」的理解存在。
對於台灣韓劇粉絲來說,裴勇俊演出的《情定大飯店》、《冬季戀歌》都是重要作品,相對來說,《冬季戀歌》是更多觀眾可能看過的作品(若以收視率來看)。而在日本的韓流現象上,《冬季戀歌》更是韓劇打入日本市場的經典作。這樣一來,裴勇俊在推廣韓流的位置與意義,幾乎就不證自明了。這個人擺明就是吃遍了台灣、日本粉絲啊!(笑)
好的,接下來再回到本篇的重心,這次用來討論「哈韓與韓國想像」的文本就是《太王四神記》。這次討論的主題與「韓國想像」不太相關,主要先處理「偶像」與哈韓。上面提到了裴勇俊在哈韓現象裡具有的重要位置,作為前言,也讓我們理解《太王》可能引發的觀眾期待。
雖然以「王」為主角的韓劇作品並不算少,《太王四神記》仍是個特例。它的篇幅短小,就集數及在韓播映時間來看是為迷你連續劇,相近於我們在台灣看的「偶像劇」(註:偶像劇這一名詞的使用又來自於哈日時期大量的「偶像」劇,在此仍沿用這個詞彙),相異於具有特別意義(例如紀念)的《朱蒙》,或是屬於特別企劃的《善德女王》(這邊舉的例子皆為韓國歷史劇)。亦即,這部劇最初應該是設定在較具愛情消費意味的類型劇上。所以在劇情裡總會看到那些情啊愛啊,說起來這部劇的重點也就是一個三(四)角關係罷了。
以高句麗開國國王為主角的《朱蒙》是韓國MBC電視台紀念45周年製作的大型電視劇
《善德女王》是MBC電視台2009年播出的月火連續劇,是創設48周年特別企劃
《太王四神記》結合了神話與歷史故事,前兩集是史前時代,第三集開始跳到高句麗王所在的三國時代(加上百濟、新羅即為三國)。裴勇俊一出場就是以神(桓雄)的身分現身,以朝鮮族的起源傳說檀君朝鮮為基底,加工製作成螢幕上出現的神話。改編的部分是讓桓雄與熊族之女(還有火族之女)有一段戀情,因為不能獲得完滿的結局,只好將未完的故事留待後世。因而有了太王談德的故事,談德也由裴勇俊飾演,藉此將兩個時代像是前世今生一樣串聯起來。
桓雄與熊族之女
事實上,史實並未提到桓雄與熊族之女的戀情不完滿。廣開土太王則是確實存在於歷史,或許是因為他的功績太多,成為編劇想像中能容下神的理想人選,所以才將桓雄與談德連結在一塊。不過,在這個「造神」運動裡,我們看著談德從凡人成為太王,慢慢發揮神力,身邊更是圍繞著(我們都熟悉的)朱雀、青龍、玄武、白虎四神的崇慕,或許怎麼也很難不為這個王動心。在神力的庇護、劇情的完滿設計、三(四)角戀情的惹人心急之下,我們終於也捲入了這個造神計畫。
事實上,在2007年還有一件有趣的傳聞,據說韓國的歷史教科書把檀君朝鮮這個神話變成真的歷史,不再以神話的概念來講這段故事,而是讓這個神話成真。不知道是《太王四神記》的神力太強大,還是這部韓劇也是他們建造自我歷史的其中一步。
建造歷史,解構或建構,其實都與一個國家的自我定位有關。舉例來說,台灣的主要執政黨將可能對我們的歷史課本造成或多或少地影響,在特定的節日也有不同的詮釋。
我們不一定會因為宋一國而看《朱蒙》,卻有可能因為裴勇俊而看《太王四神記》;我們不一定能順利度過《朱蒙》開頭幾集那些較平淡的劇情,卻有可能隨時進入《太王四神記》開頭寫下的「愛情」與神話。全世界共通的語言或許就是人的情感。而在電視劇要成為商品時,愛情又是最好的元素。
《太王》開頭的神話故事也頗有我們能探討之處,我們以為很陌生的韓國(南韓),他們的神話故事卻與中國、日本相同,都存在四神。劇裡他們以風伯(白虎)풍백(백호),雨師(玄武)우사(현무),雲師(青龍)운사(청룡)現身。四神對於習慣漢字、中國文化的我們來說,大概絕不陌生,尤其是台灣觀眾也有不少長期接觸日本文化的人,在日本文化商品裡看見四神的機率大概也不算低,像是經典的少女漫畫《夢幻遊戲》,呃,還有幸免於難沒看過這作品的讀者嗎?還有不少以現朱雀、青龍為主角名稱的作品,族繁不及備載。像是《反叛的魯路修》也有朱雀(大笑),CLAMP作品裡面還不少。足見四神對於日本文化商品的創作多麼重要,而受中國、日本文化影響深遠的我們,自然也容易對「四神」抱有親切感,進一步引發了親近又遙遠的「韓國想像」開關。
令人難以忘懷的「四神」作品《夢幻遊戲》
裴勇俊在這之後,似乎因為個人事業還有拍攝《太王》時受傷而沒有繼續拍片的打算。筆者倒是好奇,他都成為神了,接下來還要演什麼才能突破呀?只可惜,短期看來我們是沒辦法知道答案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